第十一章 初至长安


小说:大唐小纨绔   作者:溏心醋鱼   类别:两晋隋唐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一剑飞仙| 神藏| 颤栗世界| 冠军之心| 不灭龙帝| 巫神纪| 绝世天君| 真武世界| 极品仙师| 五行天| 怒瀚| 极品仙师| 玄界之门| 我的邻居是女妖
  故事的结局,往往都是充满着悲伤的。
  李德奖亦然,他愣是没能追上王顺的步伐,一溜烟的功夫,他还真跑没影了。
  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,自己问遍了别院的下人和部曲,却都异口同声回应没见过王管事。
  就像是被下了某种封口令似的。
  李德奖无奈之下,便来到别院门口,指着别院门前那几棵光秃秃的枯树骂道:“王老头,你这个老妈批,有本事你别让我再见到你!”
  见李德奖一顿怒喷,在别院门口值守的部曲们不由面面相觑,心里默默地都在为王顺祈祷。
  直到傍晚时分,李德奖正在屋内思考着如何开始他的面霜生意,门外传来王管事的喊声。
  “二郎君,您···在里面吗?”
  李德奖闻言,赫然起身,“啪”的一声将门打开,对着王管事便阴阳怪气道:“哟,这不是咱们的王管事吗?幸会幸会啊!”
  王管事瞅着李德奖一脸不怀好意的怪笑,立马赔笑道:“二郎君,您就莫取笑老朽了,我这也是没办法嘛。”
  李德奖冷不防地朝王顺的屁股就是一踹,冷言道:“哟,您老可是堂堂代国公别院的管事,怎就没办法了?”
  王顺捂着屁股“哎哟”一声,然后赶忙道:“二郎君,莫闹了莫闹了!老朽有事禀报。”
  “说!”
  “刚刚收到府里来的消息,公爷叫你速回长安。”
  李德奖伸手指了指自己,不可置信道:“我?”
  王顺莫名道:“对啊,不然还有谁?”
  李德奖沉吟片刻,然后对王顺道:“还说了什么吗?”
  王顺抬眼瞧了下李德奖,然后缓缓道:“府里来人说昨日陛下也下了旨,说之前是陛下未能明察,险些冤枉了公爷,所以加封公爷为左光禄大夫,赐绢千匹,增加实封食邑达五百户。”
  “这么说我阿爷还升官了?”李德奖毫无波澜的问道。
  “嗯”王顺回应道。
  李德奖显得格外冷静,似乎对这个突然而来的消息并不意外。
  毕竟这场针对李家危机的根源,说白了就是有人眼红李靖的功劳。
  所以这一切危机的破局关键,其实并不在李家自身,而是在天子李世民身上。
  若李世民也觉得李靖功高震主,那整个李家都会很麻烦。
  因为无论朝臣如何参劾,李靖有功于社稷,若天子胸襟能容,那所有的污蔑和抹黑都没用。
  若天子认为李靖功盖盖主,心中有了忌惮,那么李家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了。
  前世听过一句话,当臣子的功劳太大,皇帝已不知如何赏赐功臣才合适时,他唯一能赏赐的,便只有一壶鸩酒了。
  如今李靖升官,那就说明天子的心里已然明了。
  见李德奖迟迟不语,王顺生怕会因此误伤自己,于是迈开老腿,悄悄往后退去。
  一步,两步,三步·······
  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安然无恙。
  就当王顺即将迈出第四步时,只听身后李德奖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。
  “顺叔,阿爷都要唤我回府了,趁着今夜良辰美景,你不觉得该好好珍惜一下吗?”
  王顺浑身一颤,充满惊恐的老脸悠悠回转,连说话的声音都充满了恐惧。
  “二···二郎君,老朽可还没娶婆姨的,这万万使不得啊!”
  李德奖很不给情面的,冲过去对着他屁股又是一脚,狠狠道:“你个糟老头,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玩意!呸,臭不要脸!”
  虽然猝不及防地又挨了李德奖一脚,但王顺并不气恼,立马换做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,一脸慈爱的看着李德奖。
  对于眼前这位二郎君,王顺原先并不算太熟悉,毕竟作为长安纨绔圈的扛把子,像云溪村这等远离繁华之地的小村庄,他还是很少来的。可这几日相处下来,觉得二郎君与传言中的大相径庭,不仅平易近人,还似乎很有本事。
  而王顺虽是李家别院的管事,但连日的相处下来,李德奖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,好不容易适应了这里的生活,猝不及防的又要离开,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不舍。
  “老头,小爷我还是很正常滴,只是··习惯了这里的生活。”
  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  翌日清晨,李德奖简单收拾了一下衣物,然后打开房门。
  房门外,王顺正等着他,见他从里面出来,双手给他递上几个蒸糕。
  他知道李德奖有要用早食的习惯,于是天刚微亮,就早早起来安排庖丁给他做了几个蒸糕。
  李家别院的庖丁这几日在李德奖亲切教导下,厨艺也稍稍提升了一个档次,至少做的东西他能够下咽了。
  “二郎君,这回长安还有大半天的路程,你一定要记得用食,回府后,莫再惹公爷生气了,免得又要挨揍·········”
  王顺一边塞一边絮絮叨叨个没完。
  李德奖苦笑着拎起包袱就走,包袱有点重,里面大多都是蒸糕,再矫情一点就是一个半百老头对二郎君的温暖。
  “二郎君,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,回到府里要好好照顾自己········”
  从卧房到别院大门一路唠叨叮嘱个不停。
  李家别院大门外,赵小六带着三十余名部曲恭敬地在静静地等候,由于来时路上遭遇伏击,回去时赵小六临时从别院调了十余名部曲随同护送。
  见李德奖出来,赵小六上前恭敬行礼,并主动接过李德奖手里的包袱放置在马车里。
  临上马车前,李德奖突然转身给了王顺一个拥抱,拍拍他的背轻声道:“老头,我这是回府,又不是送死,别那么矫情,你自个儿在这也要好好注意身体!”
  说完便在赵小六的搀扶下上了马车,马车在三十余名部曲的护送下,朝长安的方向驶去。
  车厢内,李德奖浑身不得劲,这还是他头一回坐马车,一路颠簸不说,光是这狭小的空间,就让他很不适应。
  调整了多次姿势后,李德奖终于是瘫软在车厢里,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。
  到长安时,已近傍晚时分。
  果然啊,这年头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一生只够爱一人。
  “二郎君,咱们到长安了!”马车外,赵小六喊道。
  李德奖闻声,在车厢里伸了个懒腰,缓缓坐起,然后掀开了车帘。
  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。
  这就是大唐的长安!
 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,偌大的长安城中除了帝王权贵、兵士和大唐子民外,还有来自各国的异域商贩、佛僧道尼,异域使节等等。
  西周时在此兴文修武,制礼作乐,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;始皇横扫六合,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;西汉王朝开辟“丝绸之路”。
  如今与大唐通商建交的异国和地区多达三百多个,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“万邦来朝”。
  长安城由外郭城、宫城、皇城三部分构成,共开十二座城,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,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。
  李德奖一行从西面的延平门进城。
  走过十余丈的城门甬道,仿佛瞬间走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,古城的繁华和沧桑,夹杂着各种喧嚣叫卖声扑面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