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应天府再无匪患


小说:红楼:我被困在同一天   作者:历史的怪圈   类别:架空历史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一剑飞仙| 神藏| 颤栗世界| 冠军之心| 不灭龙帝| 巫神纪| 绝世天君| 真武世界| 极品仙师| 五行天| 怒瀚| 极品仙师| 玄界之门| 我的邻居是女妖
  山贼虽有反抗,但已失了地利,官军人数占优,又有弓弩压阵,基本上是单方面碾压。
  不出一个时辰,战斗就已结束,除了留下十余个活口,其他贼寇被尽数斩杀。
  单只沈沅一人,就斩贼百余首,简直是个剃头魔。
  他收刀而立,鲜血染红了青衫,周身气势骇然,让人不寒而栗。
  郭泰等人再看这少年时,眼神中已多了些敬畏。
  “沈兄弟此战之勇武,让郭某佩服!”
  郭泰倒也坦荡,身为武夫,对强者的欣赏与尊重,并不掩饰。
  “郭大人过誉了。”沈沅看了他一眼,淡然道:“你我不必为敌。”
  沈沅知道此间关结在贾雨村,郭泰不过是奉命而行,如非必要,他也不想四处树敌。
  郭泰闻言一愣,随后释然,坦诚笑道:“郭某并非迂腐之人,若不是知府大人,某很愿结交沈兄弟这样的朋友。”
  沈沅点点头,也不再多言,话已说开,关键还是要看他是否有手段制衡贾雨村。
  山寨事了,留下部分人善后,郭泰便返回应天府衙复命,带上沈沅随行。
  时间已至亥时。
  贾雨村在府衙后堂来回踱步,焦急等待,此番剿贼之功若成,他应可更进一步。
  “老爷,郭大人回来了。”门子进来禀报。
  贾雨村闻言,满脸欣喜。
  “快进来!”
  须臾,郭泰入得后堂,身后还有......沈沅。
  贾雨村看到身着血袍的沈沅,脸上笑容一滞,心中讶然,以为是郭泰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。
  但很快,他收敛思绪,笑道:“二位可是功成而返?”
  郭泰抱拳道:“回大人,敖门寨已被一举荡平。”
  “好!好!自此之后,我应天府再无匪患矣。”贾雨村连说两个好字,心情大快。
  虽说沈沅还未被处理掉,但在他看来,少年不过是砧板鱼肉。
  却闻沈沅道:“知府大人,学生有一事想要告禀大人。”
  贾雨村一愣,好奇道:“哦?何事?”
  沈沅左右看了看,故作不语。
  贾雨村见状,抚须笑道:“这里没有外人,你但说无妨。”
  屋内郭泰与门子皆是贾雨村的心腹,而沈沅被他视作半个死人,他觉得没什么好避讳。
  沈沅不再犹豫,将之前想好的说辞托出。
  “学生今日曾遇到一故友,他告诉学生一件怪事。”
  沈沅停顿一下,缓缓吐出四字,“薛蟠没死。”
  贾雨村三人皆露骇然,薛蟠假死脱身之事,他们都是参与者,知情的人极少,此事突然从一少年口中说出,不免让他们感到惊讶。
  “哪個薛蟠?”贾雨村压下心头情绪,故作不解。
  沈沅一字一句,沉声道:
  “那个丰年好大雪的,薛家嫡子薛蟠。
  那个因争买丫鬟,将冯渊活活打死的薛蟠。
  那个传出,被冯渊索命暴毙而亡的薛蟠。”
  贾雨村闻言,神色大骇,再难以强自镇定。
  眼前少年竟知晓薛蟠之案的所有细节,虽不知少年如何得知,但他能感觉到其话语间,威胁之意甚浓。
  他凝视沈沅,眸光冰寒,心中权衡着利害得失。
  言及至此,双方已是明牌,沈沅不再顾虑,沉吟道:“我只求一个武秀才的身份,此事对大人而言,只是举手之劳。”
  “然我若出事,定会有人将薛蟠之案的真相捅到神京,想必知府大人也不想因为一点小事而节外生枝吧?”
  沈沅知贾雨村除了自私薄信之外,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多疑,听他所言,必有顾忌。
  当然,若贾雨村认为他此言有诈,决心杀他,他也有信心挟持贾雨村,逃出府衙。
  只是如此一来,武举之路势必受阻。
  贾雨村思忖良久,觉得没必要冒险走绝,终是做了妥协。
  自己大功已得,不久定可更进一步,何必与一个秀才鱼死网破,不值当。
  他敛去思绪,换上笑容,和声道:“小兄弟多虑了,你送本官如此大功,本官自是心生感激,况且本官向来言出必践,武秀才之事,只需三日,本官定为你办妥。”
  沈沅闻言,语气也平和了些,“如此,学生多谢大人。”
  郭泰见二人关系和缓,也松了口气,凭心而论,他并不想与沈沅为敌。
  但他不知,沈沅与贾雨村二人,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威胁,此时心中都在酝酿着新一轮的盘算。
  “没其他事,学生就先告辞了。”
  “好,本官还有公务处理,就不送了。”
  沈沅便出了府衙,离开前,还意味深长的看了郭泰与那门子一眼。
  离开府衙,沈沅找了个客栈住下。
  他之前从敖德彪的卧房暗箱中,拿走了这贼首的家当,足有银票数万两,为了不被官府所疑,他还留了些。
  此时,沈沅也算个身家不菲的富豪。
  ......
  官府剿除匪寇的告示,连夜贴遍了应天府城的大街小巷。
  翌日大早,这则消息就已传遍全城,百姓无不欢欣鼓舞,持续数年的匪患终于结束了。
  薛宅,宝钗坐于院中凉亭的石桌边,单手托腮,神情滞然。
  亭外阴沉的天空,恰如她灰暗的未来,没有色彩。
  这时,丫鬟莺儿跑了过来,声音似婉转啼鸣。
  “姑娘,外面都在说,昨夜官府派兵把城外的山贼都给剿啦!应天府周边,以后再也没有山贼作乱啦。”
  宝钗闻言,原本沉寂的心泛起波澜,那少年的身影在脑中再次浮现。
  经过一夜的休息,少女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。
  现在回想,如果没有那少年,她的命运也许会更加悲惨,至少他把她救了出来。
  即便她再明白其中道理,但心里却仍有意难平,那人救她,为何又要玷污了她的清白!
  “姑娘......”
  莺儿见宝钗怔神儿,轻唤了声。
  不知为何,她家姑娘自打昨日回府后,就一直闷闷不乐,饭也少吃。
  宝钗回神,轻声道:“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,我一个人再待会儿。”
  莺儿不明所以,也没再多说,离开了凉亭。
  没过多久,却又折返。
  “姑娘,不知是谁打发了个小孩送来一封信,说是给姑娘的。”
  莺儿说着,扬了扬手里的信封,随后将之递上。
  宝钗接过,打量了下,见其上写着‘薛姑娘亲启’。